欢迎访问 四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官网!

教学科研

​《工件的定位》说课稿

作者:张亚臣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8-11-18


《工件的定位》说课稿
专业部  张亚臣

 一、大纲分析
   《数控加工技术》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机电专业类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课程。本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注重专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也是对口升学必考科目。
    1、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在《数控加工技术》课的工件定位方案设计内容中,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各类典型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这是因为在现代机械加工过程中,工件的定位是保证最终加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各类机械加工的一项重要技术工作。
     本课题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朱鹏超主编的教材《数控加工技术》第二章第五节,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机械加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的定位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后边定位基准及工艺过程的基础,是以后学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重要环节。
   2、本课的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通过教学达到如下三方面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典型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以及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点是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的定位方法。
       1.确定重点
       工件的定位原理是重点,是核心。因为各类典型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都是根据定位的基本原理,即“六点定则”进行的。
       2、确定难点
    在分析和确定工件定位方法时,可能出现几种情况,如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欠定位和过定位等,以上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工件的最终加工质量。所以判断工件定位时所应限制的自由度是难点。
       3、确定关键
    根据授课内容的特点,本节课的关键是对工件“六点定则”的理解和运用,即工件六个自由度的限制。任何一个刚体在空间都有六个自由度,要完全确定工件的位置就必须限制它在空间的六个自由度,因此合理分布确定工件准确位置的定位支承点是关键所在。
      (1)定位支承点与工件定位基准面要始终保持接触,才能起到限定工件自由度的作用,因此定位支承点与工件基准面的选择是关键之一。
      (2)分析定位支承点的定位作用时,不考虑力的作用,欲使工件在外力作用下不能产生运动,要靠夹紧装置来完成。因此不能简单认为工件受使其脱离定位支承点的外力时,就不能运动。这是关键之二。
       4、突破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的定位原理及方法。如何才能使重点更加突出呢?我采用实物模拟定位的方式突出重点。在定位原理阐述中我取来一块方木块模仿工件,来具体分析工件定位原理。步骤如下:

   (1)确定工件在空间的位置,确定需要限定的自由度有哪些?

   (2)以手指尖模仿定位支承点对工件进行位置限定;

   (3)通过手指(定位支承点)增减,分析所限制的自由度,从而推出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4)结合模仿演示在黑板上画轴测图,并以彩色粉笔标出各支承点来加以说明工件的定位原理。在授课时间分配上给予充分保证,这一点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可体现出来。

        5、教材处理
        教材处理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所讲授的知识前后衔接,更好地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本节课主要讲述的内容是“工件的定位”,由于以前学生对专用夹具知之甚少,并缺乏必要的实践,没有感性认识,但在教材中,讲述定位原理时却以一个钻床专用夹具为例进行了说明,这样使学生有一种无法接受的感觉,不符合常规教学规程。因此我在实际讲授中将教材内容进行了调整,即通过模仿演示用一个木块来对工件定位原理进行解释说明。这样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就会比较容易,避免过多地讲述辅助内容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情况发生,达到了授课目的。
 三、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
     每个班级40人左右,其中上等生约10%,中等生约70%,下等生约20%。由于学生以前缺乏必要的现场实践和感性认识,必然给授课带来一定难度,并影响最终授课效果,所以急需加强学生接触生产实际的机会,以适应专业课的学习。
     (1)学习本课程的有利因素
    《数控加工技术》是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学生日后从事生产现场技术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初步的应用积累,因此学生都很重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很高。同时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机械基础》、《数控编程》等基础课,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这些都将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纳和掌握。
     (2)学习本课程的不利因素
    本年级学生缺少必要的教学实习,接触实践的机会较少,这些将直接影响本课程的授课效果。
    2、学法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教其知”又应“授其法”,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方法,结合学过的内容,避免死记硬背,运用启发式教学,开展双边教学活动,注意观察实际生活、生产中的有关现象。如讲课中以方木块为例进行模仿讲述,初时学生可能只理解立方体工件的定位方法,但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讲解和启发,最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四、教法选择及板书设计
    1、教法选择
      主要采用讲授法,在重点内容讲述时运用模仿演示工件定位,以及采用课前在小黑板上已画好的轴测图结合进行讲授,达到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2、板书设计
      板书布局:整面黑板划分3块,其中2块为板书,1块放小黑板,充分利用板面。
      板书内容:核心内容是工件定位原理和方法的表述及分析。(突出重点)
      板书内容:文字表述应简练,字迹工整,并对重点词语和图例采用彩色粉笔标注。强调重点,丰富板书内容。
  五、课堂训练
    1、训练内容:课后习题工件定位方案分析。
    2、训练目的:开展双边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训练方式:全体参与,并由1―2名学生到黑板上进行独立分析,写出答案。最后由教师讲解,给出正确答案。
        六、教学程序
        本节课共分为5个教学环节,其流程如下:
          1、组织教学:(1分钟)         
          2、课程导入:(2分钟)
        导入方式:衔接上节,复习提问
 提出问题:一个典型工件为满足加工需要如何定位?引出本节内容:工件的定位。
          3、讲授新课:(35分钟)
        分两大部分:
         (1)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20分钟);
         (2)常见典型工件的定位方法(15分钟)。
         4、课堂练习(5分钟)
        针对某一工件的定位方案,进行合理化分析。
        5、课堂小结(1分钟)
        6、布置作业(1分钟)